隨著全球交通情況愈來愈惡劣、駕駛人在公路上堵車的機會愈來愈多,數據顯示全球每年銷售的1.1億部新車中,選擇自動變速傳動系統的車主愈來愈多(即便在過去最擁護手動變速箱的歐洲市場亦是如此),隨著10速自動變速箱已經於2016年正式投放市場,以及DSG/DCT雙離合器變速箱、CVT無段變速系統近年來的快速發展,汽車自動變速科技未來發展趨勢為何?請看我們的分析。
而10速可能不是自排變速箱發展的終點:Honda繼10速變速箱之後,又在2016年5月向日本專利局提出11速變速箱的專利申請,將變速箱檔位數再推向更高層次。Honda未來的變速箱設不但有「11個檔位」、更採用「3離合器」設計,並訴求「更有效率的換檔過程」和「更快的換檔反應」。Honda發表10速變速箱時亦表示相較於自家的6速變速箱、10速變速箱將可提高6%的節能表現及30%的換檔反應。可想見前兩項數據在11速出現後後將更有提昇,使用3離合器的設計也有望降低雙離合器變速箱造成扭力損失的現象。
第二是隨著合金材料技術與加工工藝的進步,變速箱內的行星齒輪組與多片離合器在保證強度和耐久性的前提下可以做得更小更輕,這使得檔位數目提昇所導致的體積與重量負面影響被有效抑制。Aisin與GM的10速變速箱甚至只使用與9速變速箱相同的4組行星齒輪(但排列與構造改變)。如此一來檔位增加的優勢更為突出:液力式自動變速箱的平順性並非由檔位數決定,更多的是與換檔邏輯的設置以及扭力轉換器的調校有關,更多檔位帶來的直接優勢是擴大變速箱的變速範圍,這可實現提昇低檔位的扭矩輸出(車輛提速更快)及降低高速巡航時的轉速(提昇車輛燃油經濟性),更多檔位也有利增加扭力轉換器總成內部離合器鎖止範圍,在更低的車速下就讓引擎與變速箱實現硬連接、提昇傳動效率,對燃油經濟性有更大助益。我們可以說液力式自動變速系統的進步代表了汽車傳動技術發展又上了一層台階。

隨著DSG變速箱逐漸趨於成熟,Audi負責研究駕駛行為的高級工程師Ralph Riegger證實他們已經停止CVT變速箱的研發工作,下一代Audi車內將不再使用CVT傳動技術、而以7速DSG變速箱全面取代、甚至整個VW集團也規劃檔位與使用效率更高的10速DSG變速箱(但傳聞目前計畫暫緩)!變速箱檔位數目的增加不但可減輕引擎負荷、更有利於燃油經濟性、廢氣排放降低和動力輸出平順性,帶給消費者更好的駕乘體驗與樂趣。考慮到檔位的增加將帶來機械設計的複雜性與製造成本度,預估乘用車變速箱檔位不太可能再超過10速。

目前Nissan集團是目前CVT技術的最大支持者(甚至以XTRONIC名稱專門行銷),旗下從小型車到3.5L大排量車,基本都是使用JATCO公司(Nissan持股75%)提供的CVT變速箱,其產品有完整體系並涵蓋各種排量和動力輸出、性能與成本領先優勢十分明顯。


資料來源: Goo車訊網車主購車時,會找業務詢問價格,但至少要你來店三次才可能放出相對合理的成交價格,時間花費是非常冗長又煩瑣。GoTrueCar(我是連結)的宗旨在消除車主與業務間的資訊不對稱,並且24小時提供報價服務,即可得知市場上新車真實交易資訊,幫助消費者購車買對不買貴。